2023-11-28 04:17:19 | 鹏程网
中公考研网全国共有49所招收药学专业研究生的学校参与了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北京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北京协和医学院,排名第三的是中国药科大学,以下是药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具体名单:
药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学校名称
1 北京大学
2 北京协和医学院
3 中国药科大学
4 沈阳药科大学
5 复旦大学
6 第二军医大学
7 浙江大学
8 四川大学
9 哈尔滨医科大学
10 上海交通大学
11 山东大学 鹏程网
12 中国海洋大学
13 中南大学
14 中山大学
15 第四军医大学
16 华中科技大学
17 中国医科大学
18 苏州大学
19 西安交通大学
20 首都医科大学
21 天津医科大学
22 浙江工业大学
23 温州医学院
24 安徽医科大学
25 武汉大学
26 重庆医科大学
27 南开大学
28 郑州大学
29 广西医科大学
30 兰州大学
31 新疆医科大学
32 烟台大学
33 延边大学
34 江苏大学
35 西南大学
36 大连医科大学
37 佳木斯大学
38 河南大学
39 石河子大学
40 青岛大学
41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42 北京化工大学
43 沈阳化工大学
44 辽宁医学院
45 徐州医学院
46 重庆理工大学
47 解放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
48 武汉工业学院
49 三峡大学
以上药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数据来自于教育部。
药学专业考研一般考的科目有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和一门专业综合。大多数招生单位的考试科目中的外语要求和专业综合要求不一样。具体考试科目以招生单位的专业目录为准。 例如,中国药科大学1007Z5药学(临床药学)01 合理用药与临床药物评价初试科目为: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6 西医综合或 710 药学基础综合。 药学是连接健康科学和化学科学的医疗保健行业,它承担着确保药品的安全和有效使用的职责。药学主要研究药物的来源、炮制、性状、作用、分析、鉴定、调配、生产、保管和寻找(包括合成)新药等。主要任务是不断提供更有效的药物和提高药物质量,保证用药安全,使人类能更好地同病害作斗争。 本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较全面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持续发展能力,毕业后能够从事与药物合成、药物制剂、药物检验、药品生产与营销、新药研制开发与质量控制等工作以及与药学研究、管理和教学有关的工作。可从事医院药房、药物制剂室、药厂、医药公司、药检所的技术岗位、管理岗位等。
药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部分如下:
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复旦大学、第二军医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
部分学校概况:
一、北京协和医学院
京协和医学院(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位于北京市,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实行院校合一管理体制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成员。据2020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专职两院院士24人。
据2020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6所医院、7个学院。含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2个、博士学术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7个、硕士学术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个、本科专业2个;有在校生6102人,其中博士生1629人、硕士生1920人、本科生906人、专科生236人、成人教育1411人。
二、哈尔滨医科大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哈医大”,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为国家教育部首批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的院校,是省部共建大学、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18312人(其中大庆校区50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2人,获南丁格尔奖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8人,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41人次。
鹏程网(https://www.pckaoya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全国医学考研学校排名榜的相关内容。
医学考研学校排名前五的大学依次为:北京协和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
1、北京协和医院(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是最早承担高干保健和外宾医疗任务的医院之一,由洛克菲勒基金会于1921年创办。
2、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简称上海交大),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中央直管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位于上海市,现任党委书记杨振斌、校长林忠钦。校训为“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3、复旦大学(Fudan University,简称复旦),位于直辖市上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高校,由教育部与上海市重点共建。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名单、“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现任党委书记焦扬,校长金力。校训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4、北京大学(英文名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占地面积约7000亩,北大主校区继承自燕京大学,以中国传统建筑风格而闻名。现任校党委书记郝平、校长龚旗煌。
5、四川大学(Sichuan University,简称川大),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中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位列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A类建设高校。该校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以上就是鹏程网为大家带来的江苏医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南京药学专业大学排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鹏程网:www.pckaoyan.com药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药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部分如下: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复旦大学、第二军医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部分学校概况:一、北京协和医学院京协和医学院(PekingUnionMedicalCollege),位于北
南京审计大学审计学专业排名南京审计大学审计学专业排名如下:2023年全国审计学专业大学排名第一的是南京审计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排名第二、广东财经大学排名第三。具体排名名单如下:排名 学校名称 专业 等级1 南京审计大学 审计专业 5★+2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审计专业 5★+3 广东财经大学 审计专业 5★4 浙江
中医药大学考研排名中医药大学考研排名介绍如下:1.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该院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直属的研究生院,以培养高层次中医人才和开展中医学科研为主要目标,拥有中药、针灸推拿、中西医结合等多个研究方向。该院教师力量雄厚,科研实力强大,拥有现代中医学研究所、中医临床研究所等多个研究机构。2.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南京中医药大学是国内著名的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其研究生院拥有
南京研究生院的排名??经教育部批准,拥有研究生院的南京高校只有如下6所:南京大学(985211综合类)东南大学(985211综合类)南京理工大学(国防985211工科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985211工科类)河海大学(211工科类)南京农业大学(211农业类)而南京财经大学(财经类)虽然没有研究生院也不是211工程院校,但是在经济学方面也是不错的。这以
江苏师范大学专业排名及分数线江苏师范大学专业排名及分数线,详细介绍如下:一、专业排名分数线:1、第一梯队(专业排名1到10名):教育技术学597分,小学教育583分,教育技术学577分,教育技术学574分,汉语言文学559分,数学与应用数学559分,教育技术学559分,英语养558分,电子信息工程:551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546分,工业设计546分。2、第
江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统计学研究生专业排名?哪一个好考?个人认为,就论学校排名来说南京航天航空大学、江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如果就统计学专业来说应该是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江苏大学。就考的难易程度来说是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江苏大学。PS:本人就是江苏大学的。考研化工专业大学排名2023年考研化工专业大学排名前三的是: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
药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中公考研网全国共有49所招收药学专业研究生的学校参与了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北京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北京协和医学院,排名第三的是中国药科大学,以下是药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具体名单:药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学校名称1 北京大学2 北京协和医学院3 中国药科大学4 沈阳药科大学5 复旦大学6 第二军医大学7 浙江大
郑州考研学校排名郑州考研最容易的大学名单:一部分竞争力相对较小的考研院校如:河南工业大学,中原工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等,以隶属于河南的为主,详细看下表。考研郑州的211大学名单:郑州大学郑州有什么考研院校:见下表所在城市院校隶属自划线院校院校特性院校名称招生总人员数量(每一年微调)学硕人员数量专硕人员
2024-02-22 08:54:18
2024-02-06 20:08:25
2024-02-14 08:12:46
2024-02-28 12:19:34
2023-12-07 18:15:40
2023-11-18 14: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