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研资讯 > 正文

在职研究生一月联考考试科目如何安排?

2024-07-03 15:18:09 | 鹏程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在职研究生一月联考考试科目如何安排?相关的问题,今天,鹏程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在职研究生一月联考考试科目如何安排?

2017年在职研究生一月联考考试科目如何安排?

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等。
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受到在职人员的欢迎,很多在职人通过参加在职研究生考试获得了硕士学位和学历证书。可见报考在职研究生对在职人员的帮助还是很大的,这也导致报考在职研究生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那么2017年在职研究生一月联考考试科目如何安排?接下来就跟随在职研究生教育网一起去看看吧。
由于在职研究生教育既不耽误工作,又能再次学习,可谓一举两得,这成为现在很多在职人员再次进修的首要选择。考生遇到的和在职研究生相关的问题也有很多,每年报考在职研究生都会有第一次参加的在职人员,所以不清楚在职研究生的一些基本情况,下面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2017年一月联考考试科目安排
12月24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12月24日下午外国语
12月25日上午业务课一
12月25日下午业务课二
12月26日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
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
详细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有关要求等请见《准考证》及考点和招生单位公告。
考研政策不清晰?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官网,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开放网申报名中。

在职研究生一月联考考试科目如何安排?

在职研究生一月联考报考注意事项有哪些?

第一,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实名注册。
2017年一月联考在职研究生报考需要考生登录研招网,免费注册账号,考生一定要牢记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以备信息查询、准考证下载、调剂等过程中是继续使用的。
第二,注册完成后,进入研究生网报系统。
根据提示的信息注册完成后,进入网报系统,阅读公告和考试承诺书,了解详细的报考信息。注意:在进入网报系统后,考生请不要开启有网页拦截功能的软件,避免影响报名进程。
第三,填写报考信息。
考生在填写信息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报名页面中的提示信息,认真填写,涉及招生单位、考试方式、报考点等信息要慎重选择。
第四,校对填报信息并提交,支付网报费用。
所有的报考信息填写完毕后,一定要检查自己的报名信息,如确认无误后提交,提交后系统会自动生成报名号,报名号生成后要求网上支付的需网上支付报考费用。
第五,现场确认。
网上报名完成后,各省级招办会自行公布现场确认时间,考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现场确认。在参加现场确认前,一定要所需材料准备齐全,否则将不能顺利的进行。
第六,准考证打印。
一月联考在职研究生考试最为重要的证件除了身份证件外,就是准考证。考生一定要牢记在规定的时间内打印自己的准考证,否则将不能参加考试。
第七,参加考试。
2017年一月联考在职研究生具体考试时间目前尚未公布,但是往年都在12月底进行,所以预测2017年一月联考在职研究生考试也将会在2016年12月进行。
考研政策不清晰?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官网,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开放网申报名中。

在职研究生一月联考考试科目如何安排?

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与一月联考入学考试哪个简单

鹏程网(https://www.pckaoya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与一月联考入学考试哪个简单的相关内容。

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是免试入学的,进本没有任何入学难度。下面就让在职研究生教育网的老师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
同等学力申硕入学难度解析:
报考同等学力申硕大家需要满足专科以上学历就可以入学,这种在职读研方式是免试入学的,可以说这种在职读研形式入学基本是没有任何难度的。
一月联考入学难度解析:
一月联考考试科目包括:英语二和管理类综合能力,管理类综合能力又分为数学、逻辑、写作三部分,考生初试通过后还需要参加院校院校组织的复试工作,复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个方面。总的来说一月联考考试通过率非常低。
那么这两种在职研究生各有哪些优势呢?
一月联考优势:学员毕业后可以获取硕士学位以及学历双证书,而且其证书含金量和统招考研是相当的,社会认可度非常高。
同等学力申硕优势:同等学力申硕虽然只能获取硕士学位证书,但是其考试难度比一月联考要容易很多,而且其硕士学位证书和一月联考一样,在学位网都可以查询到。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与一月联考入学考试哪个简单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直接咨询我们的在线老师。
考研政策不清晰?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官网,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开放网申报名中。 鹏程网

以上就是鹏程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鹏程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鹏程网:www.pckaoyan.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在职研究生一月联考考试科目如何安排?”相关推荐
在职研究生一月联考如何复习管理类专业?
在职研究生一月联考如何复习管理类专业?

在职研究生一月联考如何复习管理类专业?概念、原理、发展等方面。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受到在职人员的欢迎,很多在职人都已经参加在职研究生考试并获得硕士学位证书。这对在职人员的事业帮助还是很大的,因此报考在职研究生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那么在职研究生一月联考如何复习管理类专业?接下来就跟随在职研究生教育网一起去看看吧。由于在职研究生教育既不耽误工作,又能再次学习,这成为现在很多在职

2024-06-11 16:47:07
报考在职研究生一月联考都要考哪些科目
报考在职研究生一月联考都要考哪些科目

报考在职研究生一月联考都要考哪些科目一月份在职研究生专业目前仅有五个,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会计硕士(MPACC)、法律硕士(J.M)、工程管理硕士(MEM),这五个专业考试科目都是什么呢?1、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收拾、会计硕士考试用同一张试卷,初试科目为英语和管理综合(数学、逻辑、写作),下面分别介绍一下。2、法律硕士考试初试科目为政治理论(100分)外

2024-01-01 02:32:45
报考在职研究生一月联考难吗
报考在职研究生一月联考难吗

报考2019年在职研究生一月联考难吗在职人员想要获得双证只能通过报考一月联考的方式来获得,一月联考可以报考的专业有很多,在职人员在决定好自己报考的专业之后就要开始备考,准备即将到来的入学考试,那么,这是大家就想知道,报考2019年在职研究生一月联考难吗?一月联考招生专业:法律硕士(JM)、教育硕士(EDM)、体育硕士、工程硕士、农业硕士(MAE)、兽医硕士(VMM)、风景园林硕士

2024-06-20 19:09:52
报考在职研究生一月联考条件有哪些
报考在职研究生一月联考条件有哪些

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及年龄限制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为需要具有本科毕业证书和三年及以上的工作经验,无论是否考取全日制本科,均可报名。年龄限制相对较松,以35岁以下为大多数,但也应根据不同的院校和专业来具体确定。以下是具体的解释:第一,本科毕业证书。在职研究生招生单位普遍要求申请人具有有效的本科毕业证书,且所在学校应为教育部认可的本科院校。第二,三年及以上工作经验。在职研究生

2024-01-21 18:50:45
在职研究生考试如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在职研究生考试如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在职研究生考试如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在职研究生考试对于已经步入职场的人士来说,是一次提升学历、增加竞争力的重要机会。然而,由于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下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成为了摆在许多考生面前的一大难题。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在职研究生考试的学习者们更有效地规划学习时间。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首先,需要对自己的工作时间、家庭责任以及其他日常活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然后

2024-06-03 21:02:20
在职考生如何安排司法考试复习计划
在职考生如何安排司法考试复习计划

在职考生如何安排司法考试复习计划既然是在职考生,我想如果你能满足以下条件的话,你大约需要6-8个月的时间,如果不满足,需要更久。以你每天8小时的上班时间,一周休息一天,那么你每天至少复习4小时,除去你睡觉的4小时,你有4小时的生活时间。周末,可以拿出8小时的复习时间,楼上的不现实,因为我们除了工作,还要学习,工作之外,再拿出8小时,不现实。复习计划,见附件、你要是准备考14年司考的话,现

2024-06-10 08:40:08
在职研究生管理类联考考试科目有哪些
在职研究生管理类联考考试科目有哪些

在职研究生管理类联考考试科目有哪些在职研究生管理类联考考试科目有:综合能力+英语(二)具体分值如下:综合能力:上午8:30-11:30考试时间3小时,总分200分,试卷是由数学、逻辑和写作构成,其中数学75分,逻辑60分,写作65分。数学  就是初等数学,比如初数,排列组合概率,几何等。但大多考MEM的都是在职人士,已经毕业至少3年,基本忘得差不多,需要重新拾起

2024-06-20 23:15:27
备战1月MBA在职研究生联考,请问无大学基础如何自学备考
备战1月MBA在职研究生联考,请问无大学基础如何自学备考

备战1月MBA在职研究生联考,请问无大学基础如何自学备考如果你没有大学基础,自学备考MBA在职研究生联考可能会有些困难,但并不是不可能。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你成功地自学备考:你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备考计划。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在制定计划时,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工作、生活情况,以及自己的基础水平,确保计划切实可行。同时,要确保计划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2024-05-30 23:02:13
栏目推荐